较之以前的规划目标有10余倍的增长。
建立检测中心之前有许多工作需要准备,比如提前提交申报书面材料、组织专家现场审核、要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太阳界:太阳能能效标识标准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审批成功呢?贾铁鹰:目前我们这个标准稿件只是报批稿,已经报到国际技术审查部门审查,要在国际WTO上进行公示。
但是能效标识却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国外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我们开过很多次专家、企业会议进行讨论。太阳界:此次标准的能效等级分为三级,而没有采用家电行业的五级是什么原因呢?贾铁鹰:一级到五级分五个档次,比如得热量最高到13,最低是7,中间只有一点二,这样的话,我们太阳能热水器都靠自然光,在室外进行检测,对于环境影响比较大,第一天阳光好,第二阳光差,中间差距大。所以,我们一直反复呼吁有能力的企业,建立自己的检测中心和检测站,除了为自己的产品检测外,还为能效标识实施打下基础。太阳界:太阳能能效标识作为一种强制性标准,对于企业来讲是不是高不可攀呢?贾铁鹰:太阳能能效标识作为一种强制性标准,包括了国内太阳能热水系统和进口太阳能热水系统。
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我们行业协会与质检部门研了相关的检测设备,企业如果有检测能力,能效管理中心就可以授权企业进行检测。我们制定标准的时候,限定值定得不是很高,只要达到GB/T19141就达到了三级水平,所以,能效标识对于企业来讲并不是高不可攀。该电站将申请有效期为20年的固定上网电价
该电站将申请有效期为20年的固定上网电价。毛利为11.46亿港币,同比增长48%。该电站将由德国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施工建设,并网后将采用远程监控的方法委托德国本土公司进行维护运营。在日本地震后,德国政府重新评估了其核能发展规划,太阳能发电将占得更大的能源比重。
近日,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国际,HKG:0257)对外宣布,将投资800万欧元在德国东部的Schonewalde地区建设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光大国际还在深圳杜邦工厂建成一处屋顶光伏电站,其承建的安徽怀宁地面光伏电站金太阳示范工程正在建设中。
光大国际分别通过光大环保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国光大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来实施部分项目的建设。光大国际亿晶在江苏镇江和宿迁建成了两处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分别为3.5兆瓦和1.85兆瓦,均采用硅基薄膜电池。光大国际行政总裁陈小平表示,2010年欧洲光伏装机已经占据新增可再生能源的首位。欧盟之前曾设定目标,在2020年时可再生能源将占能源总量的20%,其中太阳能发电有望占能源总量的12%。
每股基本赢利为16.92港仙。2010财年,光大国际营业额为29.3亿港币,较前一年增加66%。2010年,光大国际的环保及新能源项目总计达到49个,其中光伏项目4个(上面已提及),未来光大环保将加大对光伏业务的投资。该电站装机量为3.7兆瓦,占地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项目运营期为20年,建成后将成为欧洲地区最大的硅基薄膜电站
十二五期间,哈密地区光伏发电将力争超过100万千瓦。电站总投资3.26亿元,项目规划容量为20兆瓦,年平均上网电量为3712万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1815小时。
中电投新疆能源哈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斌表示,这一项目将对推动新疆光伏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据介绍,哈密地区平均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
中电投哈密光伏电站日前开工建设,这是国家第二批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也是新疆第一个大型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项目预计在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在未来的几年里,中电投新疆能源哈密有限公司将充分利用哈密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以光伏发电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从长远看,光伏组件的利润率在未来有下沉的趋势,而产业链两端的硅料生产和光伏电站运营的利润相对较高。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阿特斯阳光电力将通过SkyPower的采购协议,在安大略省的Thunder Bay建设一个10.5MW规模的光伏电站。以意大利为例,现在主要是每4个月下调一次上网电价,项目需要在上网电价再一次下调前完成、并网。
然而,复杂的审批程序可能会让中节能们丧失很多好的机会。[page]航天机电[14.08 -0.14% 股吧]于近日售出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太阳能光伏电站位于意大利普里亚的1MW Taranto电站。
刚刚过完农历新年,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就发出公告:公司通过香港子公司在卢森堡设立全资孙公司,实施欧洲光伏电站的开发业务。除了尚德电力,同样在光伏组件领域耕耘多年的赛维LDK、保利协鑫、天合光能、阿特斯也都在进行海外光伏电站布局,积极延伸产业链,而中国节能、中广核等央企还有其他更为深远的考虑。
郭晓静告诉《能源》杂志记者。接下来,除了投资,中国节能还想参与工程的建设、电站的运营。
在国外,光伏电站的建设涉及投资商、开发商、建设商以及运营商各个环节,大家各司其职。一旦他们学到经验,就有可能把拐杖扔掉。而另一方面,中国节能通过海外电站投资、建设、运营将品牌树立到国外去,品牌效应的树立比利润更为重要。央企们担忧的问题在尚德、英利那里似乎比较容易规避。
依据国内现在电价情况,如果企业不掌控电站建设链条各个环节成本的话,很难达到不亏损的境界。而对中国节能太阳能公司而言,收购建成电站只是进军海外的第一步。
2010年,郭晓静以及海外部的同事们都过得非常忙碌。相比于民营企业,中国节能走出去的优势在于,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国家进出口银行可以提供利率较低的银行贷款,融资较为便捷。
一座运营20年的光伏电站,10年可以收回成本,保证8%以上的内部收益率,对许多在国内投资建设光伏电站的企业来说,这是一块具有吸引力的大蛋糕。其实,在欧洲运营光伏电站往往被看成是一种回报稳定的公共事业。
此次与Skypower的进一步合作,不仅能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优质的光伏组件,更将增强我们作为领先的交钥匙工程供应商,在安大略省电力和商业系统方面的地位。上述那笔计提的投资收益,来源于一家名为环球太阳能基金(Global Solar Fund)的基金公司,尚德电力为股东之一。融入当地的环境,对于走出去的央企而言显得更为迫切。在过去很长一段间,光伏产业链上利润率最高的环节是硅料生产和提纯,而目前由于各国政府下调下游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补贴,以及光伏电池组件生产成本的下降,使得下游光伏电站运营环节的利润率出现了稳中有升的趋势。
去年,我们在意大利收购的光伏电站,已经并网,经过将近一年的运行,收益情况很好。因而,一些企业选择了投资电站使用自家电池组件建成后售出变现的路径或者干脆直接担当EPC的角色。
在国内,像中国节能一样渴望拓展海外光伏业务的企业还有很多,有的甚至可以用雄心勃勃来形容。电站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与当地电网公司以及政府沟通,土地的转让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对于中国节能的首次尝试来说,收购并网项目,能够规避较大的风险,不失为一条优选路径。目前,进入欧美市场投资光伏电站,往往是先寻找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